七氟丙烷管网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灭火系统,适用于多种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档案室、珍品库等珍贵藏品环境,以及不适合用水灭火系统的环境。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会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支链反应的活性自由基发生气相作用,从而达到抑制燃烧化学反应的效果。
(1)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和减压装置等全部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铭牌和标志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灭火剂和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内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储存压力的90%
对气体灭火系统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如下:
(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2)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4)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5)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正常条件下每3年也应对管道、喷头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洗1次)。
无称重检漏装置的瓶组,应每对储瓶称重测量,发现储瓶中二氧化碳净重低于设计的90%时应重新充装。另外当发现检漏装置报警时,应查出原因,排除泄漏,重新充装。
每年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1次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每年应对储瓶的支撑情况,管道的吊架,挂钩或压板是否稳固进行检查。每年应对检漏装置的示值灵敏度进行检查。
每5年对系统和储气瓶、阀件、管道及高压软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包括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动作功能试验等,更换密封件、安全膜片及其他腐蚀件。
灭火剂储存容器和管道的维护管理应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规定。